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利要闻

陈雷在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7-08-01来源:尼尔基公司作者: nej 本文被阅读

四、关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1998~2006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6027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达2783亿元,实现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跨越,建成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发展全局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水利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保障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水利建设发展还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大江大河与中小河流之间,水利建设的差距还十分明显,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水利基础设施不是过多,而是严重不足;水利建设不是超前了,而是相对滞后。我们要紧紧抓住水利发展的重要机遇,掀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高潮,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持续提升水利的经济社会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防洪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快以治淮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大江大河治理,尽快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新3项工程建设。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现有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重点推进长江洞庭湖、鄱阳湖治理、荆江下游河段崩岸治理、黄河下游治理以及其他流域重点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支流重点河段、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堤防巩固达标建设,加强沿海地区海堤达标建设,加强重要河口综合治理,重视城市和重点地区排涝设施建设。抓紧大江大河蓄滞洪区建设,优先安排使用频率较高、在流域防洪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加快长江城陵矶附近100亿立方米蓄滞洪区和淮河、海河等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加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成嫩江尼尔基、右江百色、四川紫坪铺、湖南皂市、黄河西霞院等骨干工程建设,做好西江大藤峡、嘉陵江亭子口等\"十一五\"重点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水资源调配工程和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快辽宁大伙房输水、甘肃引洮等重点调水工程建设和海南大隆、重庆鲤鱼塘、山西张峰、内蒙古三座店、西南中型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快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重点调水工程和水源工程前期工作,重视抗旱水源和城市应急水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多种水源


三是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以小型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水资源相对丰富和土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结合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规划和新建配套灌区,开发粮食生产的后备战略资源。在干旱缺水地区和山区,因地制宜地修建中小微型蓄引提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提高抗旱能力。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牧区,发展以灌溉草场为重点的牧区水利,提高草原载畜能力,实施\"小建设\",实现\"大保护\"。在农村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快农村水电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与环境


四是加快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首都水资源保护和塔里木河流域、黑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全面实施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和输水沿线、三峡库区、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加大\"三河三湖\"等水污染严重的江河湖库的治理力度,实施太湖流
域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和松花江水污染综合治理,推进海河流域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工程和武汉、桂林等城市河湖水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加强省界断面、重点排污口水质监测设施建设和监测网络联网建设,提高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力度,加强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实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有效监控,实施南水北调受水区等重点地区地下水压采方案


五是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重点实施预防和保护;对开发建设强度较高、易发水土流失的区域实施重点监督,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京津风沙源、首都水源区、晋陕蒙砒砂岩区、珠江上中游石灰岩地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重点治理,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加强对水土流失主要来源区的治理,开展以治坡与治沟、治土与治水相结合的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


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切实编制好流域和区域的综合性和专业规划,优化工程布局,区分轻重缓急,分步有序实施。二是坚持东中西协调推进。东部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要着力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夯实区域发展的水利基础。三是坚持大中小微并举。在继续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解决区域性水利问题的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下大力气搞好面向广大群众的小型和微型工程建设,加快基层水利发展。四是坚持扩大能力与巩固提高结合。正确处理好内涵与外延、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在积极开展新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布局的同时,重点加大现有工程的改造和改扩建力度,打好短平快,这是一条费省效宏的路子。五是坚持硬件与软件配套。处理好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加快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水利社会管理、提升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软硬件系统建设。六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共赢


五、关于水利管理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水利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水利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管理好水利工程,还要下大力气管理好水资源,管理好河道、湖泊等水域,管理好水能资源


近年来,在加强水利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要看到,水利工作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水资源管理还比较粗放,水利建设市场还有待完善,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比较突出,侵占河道湖泊水域、非法采砂、过度无序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是强化依法管理。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水管理制度,加强水行政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规范和约束涉水事务。二是强化科学管理。加强基础,搞好资源调查评价,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改变流域综合规划滞后于土地、城市、水电、航运等专业规划的局面,充分发挥规划在水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现代高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运用,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强化创新管理。要在管理上不断创新思路,更多地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强水利管理,逐步完善水利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强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水情的水利管理制度,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


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建立国家水权制度、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规划基础,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依据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性指标,制定并实行最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利用的状况。统筹水量水质、地表地下水、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统一调度,保证重点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用水需求。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推行水域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制订更加严格的废污水排放标准,强化水资源保护。以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为重点,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趋势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三项制度\",规范项目法人组建,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加大工程监理力度,逐步解决工程建设主体之间\"同体\"问题,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质量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实行核准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质量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水利工程验收管理,及时对已竣工水利工程进行验收


(三)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还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责任,落实\"两项\"经费,搞好工程维修养护。实行水库(闸)注册登记和水库(闸)降等与报废制度,消除工程安全隐患,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加强调度管理,把汛期调度与全年调度、洪水调度与水资源调度、水量调度与水质调度、区域调度与流域调度结合起来,有效调控水资源。充分发挥自身水土资源优势,建设好水利风景区,开展水利多种经营,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


(四)加强河道管理
加快河道管理立法,完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规范和约束涉河事务。编制全国重点河湖的岸线利用规划,推进水利工程确权划界,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岸线创造良好的基础。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推广长江

编辑:nejsw